一、概要

“10月,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
加强了与德国和欧盟在‘工业数据和法规’方面的合作,
扩大了与东盟和RCEP在‘出口多元化、数字化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网络,同时
制定了应对欧盟加强钢铁配额和环境法规的防御路线和战略。”
 

二、“扩大产业和贸易外交,包括供应链、法规和数据”

1. 韩德“产业数据合作”:迈向全球制造业AX(先进转型)试验场之路

10月23日,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R)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BMWE)在首尔龙山区的九树高级酒店联合举办了
“第二届韩德工业数据空间论坛”。(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

主要内容

分享与 Catena-X(德国汽车行业数据平台)的经验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正在推进韩国工业数据空间标准模型项目的 2026 年预算。

KIAT、KICOX 和国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展示了制造业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的案例。

关于韩国​​和德国之间数据空间互操作性(标准和互操作性)的讨论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政策更接近于“平台和标准”,而非法规。韩德合作是一项基础设施投资,旨在将
韩国制造业提升至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AX(高级转型)水平。

公司立场

这意味着要加入连接整个价值链数据的全球规范,而不是在单个工厂或公司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

致总统办公室和人民

“工业数据标准和空间可以被描述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电力和道路网络’。 ”


2. 东盟与RCEP:出口多元化+拓展数字化和供应链合作

在9月下旬至10月举行的2025年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包括与RCEP相关的会议)上,
贸易谈判总部负责人杨汉九表示

我们与包括新西兰、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在内的九个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双边会谈

就出口多元化、数字贸易、供应链合作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的改进和实施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尤其是在RCEP方面

加快启动新会员申请流程


韩国提议引入新的贸易规则,包括服务贸易优惠政策的负向过渡,并明确表示其目标是成为RCEP规则的引领国。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目前正在制定一项战略,将东盟和RCEP拓展为‘第二国内市场’,而不是仅仅将美国、中国和欧盟作为出口市场。”

RCEP 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关税协定;
它是一个涵盖数字、服务和投资的新型东亚贸易基础设施


3. 欧盟监管环境与钢铁配额:产业外交:攻防兼备

(1)欧盟贸易政策论坛——“监管环境应对”全面展开

10 月 28 日,“第三届欧盟贸易政策论坛——韩国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欧盟监管环境的战略应对”
在首尔站的 Inspire 会议室举行,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欧洲贸易司主办,韩国-欧洲研究协会承办。

讨论的关键问题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对韩国企业供应链和治理的影响

加强生态设计法规和环境法规的应对策略

欧盟内部劳动签证和人员流动法规变化对当地企业人力资源和招聘的影响:韩欧研究协会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已进入制定韩国企业应对战略的阶段,重点不仅在于欧盟的CBAM,还在于包括CSDDD、生态设计和劳工签证在内的整个“规范方案”。

(2)推动削减欧盟钢铁配额——发动出口防御战

路透社10月7日报道

欧盟委员会正推进一​​项计划,拟将
包括韩国钢铁在内的钢铁免税进口配额减半,并对超出配额的部分征收50%的关税。 (路透社)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对“韩国钢铁出口遭受严重打击”表示担忧,并表示计划
通过尽快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进行双边磋商,请求给予其特殊考虑。 (路透社)

 

欧盟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标准
对韩国企业构成风险,但同时也为促进绿色和ESG竞争力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贸易、工业和能源部支持建立符合欧盟规定的 ESG、环境和劳工标准;另一方面,同时
对钢铁和汽车等关键商品采取配额和关税防御战略。”


4. 十月进出口趋势:结构性变革与产业外交之间的联系

根据11月1日发布的《2025年10月进出口趋势》(贸易、工业和能源部新闻稿),

10 月份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详细数据见新闻稿 PDF)

半导体、汽车和造船等关键行业的复苏令人瞩目。

对东盟和中东的出口份额持续增长。韩国政策简报

 

“我们需要证明,出口复苏并非偶然,而是
供应链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和遵守贸易规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国家利益视角

1. 德国和欧盟(特别是德国联邦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和欧盟委员会)

德国 – 工业数据和制造创新合作伙伴

德国正寻求将Catena-X和Manufacturing-X推广为全球标准,以此强化其
对韩国作为东亚关键合作伙伴的认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

欧盟委员会——监管、钢铁、数字贸易

从欧盟的角度来看

在持续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案”(包括CSDDD、生态设计、CBAM和钢铁配额调整)的过程中,

韩国对此事的接受、协调与合作意愿如何,仍有待观察。韩欧研究协会

 

“韩国并非一个回避规范的国家。相反,
它愿意参与制定能够同时兼顾产业、环境和劳工的​​规范。
然而,作为自由贸易协定伙伴,韩国必须获得公平的市场准入保障。


2. 东盟和RCEP成员国

东盟和RCEP国家

考察韩国是否只优先考虑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
还是真正将东盟视为战略伙伴。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必须重申,韩国将RCEP和东盟视为“长期战略伙伴”
,而不是“危机时期的替代市场”。

为确保信任,我们必须提出
“规范+技术+投资”的合作方案,其中包括数字贸易法规、服务市场开放和供应链预警系统。——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3. 中国

正如韩中第三次供应链热线会议(将于2025年上半年举行)所表明的那样,
中国是

在与美国和欧盟重组供应链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越来越倾向于“降低风险”而非“脱钩”。——Korea.net

 

韩国
在安全和核心技术领域与美国密切合作的同时,也致力于
维护韩中民用制造业、消费品和中间产品供应链的稳定。


在政策沟通简报中定期提及供应链热线和预警系统,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Korea.net


4. 美国与七国集团

自七国集团产业和技术创新部长级会议
将“核心供应链韧性和可持续性”列为关键议程以来,
韩国已确立了其作为七国集团+伙伴参与供应链、半导体和电池领域讨论的中等强国地位(韩国开发研究院经济信息中心)

Ⅳ. 总则

1)韩国视角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国际合作
采取“扩展产业外交”策略,其合作范围不仅限于工厂和产品,还涵盖数据、法规和供应链。
10月,韩国
与德国协调了工业数据和制造业合作项目(AX),
与东盟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在数字化和供应链方面开展合作,
并与欧盟就法规和钢铁配额问题进行了磋商,
为同时保护出口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2)国家利益视角

德国、欧盟、东盟、中国、美国以及国际组织
都在密切关注韩国的供应链、监管和数据战略。
“每周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国际合作政策沟通简报”旨在提供一个平台,就
韩国在这些多元利益背景下
制定的产业和贸易战略方向
,提供一个连贯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