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环境和贸易风险

分配

主要内容

影响

全球经济制造业和建筑业持续复苏钢铁进口需求逐步反弹
原材料成本铁矿石和废铁价格保持稳定。进口价格稳定
贸易法规继续扩大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某些国家可能实施进口限制
环境法规扩大碳中和与碳中和行动 (CBAM) 阶段加快向低碳和再生钢铁进口转型

HS73 钢材产品是指由原材料钢材(HS72)加工组装而成的一系列产品,与汽车、建筑和造船行业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二、进口商品状况及特征分析

物品

细节

HS编码73(铁制品或钢制品)
主要子类别7304(钢管)、7308(结构和桥梁材料)、7318(螺栓和螺母)、7321(炉灶和加热器)等。
2024年进口量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
需求行业汽车、建筑、机械、造船和能源设施
结构70%为中间产品(钢管和螺栓),30%为消费品和设备零件

进口的钢材产品(而非原材料)数量稳步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和工业设备用钢管尤为重要。

三、主要进口国和供应链的特点

排行

进口国

比重(%)

特点和风险

1中国28.4价格竞争力,低成本钢管和螺栓
2日本21.7高精度零件和工业钢材
3越南11.5作为加工出口基地
4台湾9.3不锈钢产品
5德国7.8专注于机械和汽车零部件
6意大利5.2结构钢
7美国4.5能源设施用钢管
ETC11.6印度、马来西亚等。 

前五大进口国约占进口总额的78.7%
虽然进口结构仍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但来自欧盟和越南的高加工产品份额正在逐步增加。

Ⅳ. 各国进口份额

国家

进口份额(%)

与上一季度相比,变化比例

特征

中国28.4▼0.6低成本进口放缓
日本21.7▲0.4精密加工材料的扩展
越南11.5▲0.3加强装配和加工基地功能
台湾9.3=稳定的不锈钢供应
德国7.8▲0.2专注于高品质工业材料
意大利5.2=以建筑结构为中心
美国4.5▲0.1能源工厂用钢管
ETC11.6▼0.4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略有下降。

多元化进程正在进行中,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来自日本、越南和欧盟的产品比例不断增加。

五、进口量和供应稳定性

分配

2023年第三季度

2024年第三季度

增加/减少(%)

主要趋势

管道和管材1.12米1.19米+6.3能源和造船需求不断增长
梁与结构0.67 米0.70 米+4.4对建筑和工厂的需求增加
螺栓和螺母(紧固件)0.41米0.44米+7.3汽车零部件进口不断扩大
家用和机械零件0.26 兆吨0.27 兆吨+3.8国内需求复苏

整体增长归功于工业需求的复苏,特别是能源、造船和汽车用钢管的进口量增加。

Ⅵ. 单价及价格趋势

物品

2024年第一季度(美元/吨)

2024年第二季度

2024年第三季度

QoQ Δ(%)

钢管1,8401,8701,910+2.1
结构钢1,6201,6401,660+1.2
螺栓和螺母3,8503,8903,940+1.3
不锈钢加工材料4,7204,7504,810+1.3

尽管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但由于能源和物流成本的上涨,价格仍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

Ⅶ. 季节性模式

分支

特征

波动率(0-1)

Q1淡季需求(建筑业放缓)0.41
Q2制造业复苏期0.56
第三季度项目集中器(造船/建筑)0.73
第四季度库存调整员0.59
Ⅷ.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及替代产业

物品

细节

关税许多自由贸易协定商品免税,一些建筑材料可享受 3-5% 的折扣。
非关税加强质量认证(KS、ISO)和原产地验证
国内替代产业浦项制铁、现代钢铁和世亚百钢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任务符合 CBAM 标准(低碳钢认证)并确保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
Ⅸ. ESG·净零相关性

特征

评估

分析

碳排放的影响炼钢过程中的高碳强度
环境、社会及治理风险中间一些进口国的环境法规不完善
净零贡献中间可以扩大再生钢材和低碳认证的范围。
循环经济废钢利用和再生钢进口的增长趋势
Ⅹ. 各国特定风险指数

进口国

政策(0-1)

物流(0-1)

信任指数

中国0.380.360.68
日本0.250.260.82
越南0.290.300.76
台湾0.270.280.78
德国0.230.250.83
意大利0.260.270.79
美国0.280.310.75

平均信任指数约为0.77(良好)。
中国风险正在缓解,但质量和环境标准方面仍存在差距。来自日本和欧盟的产品占​​比增加有助于提升信任度。

Ⅺ. 主要买家和行业联系

行业

大公司

进口商品

特征

汽车现代、起亚和万都螺栓、螺母和小钢制品精密加工中心
造船和工厂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钢管和工厂结构持续进口高强度钢
勃起现代工程建设公司和浦项工程建设公司钢框架和螺栓大规模场中心
活力SK能源和GS加德士工厂用钢管高进口率
机械和工业材料斗山和现代威亚零件用管道平行进口和国内销售
Ⅻ. AI交易指数及3个月预测

特征

目前(2025年第三季度)

与上一季度相比(Δ%)

分析

Δ进口+4.5%▲0.6推动汽车和造船业的需求
价格变化+1.7%▲0.3能源成本影响
Δ国家份额+0.3%▲0.1加强在日本和越南的业务
信任指数0.77=稳定的
预测(3个月)+4.9%对造船和建筑项目的持续需求

摘要: HS73进口呈现“正向中性”
复苏态势,以工业中间产品为中心,碳中和钢铁和高精度零部件的进口逐步扩大。

ⅩⅢ. 政策建议和系统改进路线图

分配

建议

预期效果

1引入低碳钢产品认证体系CBAM应对措施及确保ESG竞争力
2支持国内生产高附加值钢铁部件减轻对工业进口的依赖
3基于人工智能的采购管理加强价格预测和风险应对
4建立韩欧钢铁技术合作平台提高技术和标准一致性
5促进钢铁循环经济(回收废钢和废弃钢铁)碳减排和资源保护效应
ⅩⅣ. 总结论

HS 73(钢铁制品)进口贸易指数 – 2025 年第三季度
Δ进口+4.5%,Δ价格+1.7%,信任度0.77,预测(3 个月)+4.9%
→ 在工业复苏的背景下,精密和结构钢产品的进口稳步增长
ESG 标准的加强和低碳钢产品需求的扩大正在起到结构性变化的作用。